安康市汉滨区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近年来,汉滨区在防止水土流失、涵养一泓清水的同时,立足秦巴山区水土资源,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村群众多渠道增收。
一棵茶树 助力增收致富
冬日清晨,汉滨区洪山镇乾隆村凤南油茶产业园,枝叶苍翠,茶花飘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眼下,油茶果实采摘已经进入收尾阶段。12月6日,乾隆村村民代宪秀和同伴们加快速度采收装车,确保最后一批油茶鲜果同步进入剥壳烘干程序。
园区栽植较早的一批油茶树今年已经进入盛果期,采摘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56岁的代宪秀对油茶果充满了感情。从建设油茶园区开始,代宪秀就和附近几十位村民在园区务工。他们除草、施肥、修剪,呵护着油茶树一天天长大。她的工资收入也随着园区发展稳步增长。如今,她每天能挣150元。园区还管早饭和午饭,上下班车接车送,别提有多方便了。
“今年天气不算好,几个月没下雨了,果子比较小。但总体产量还是提升了。”凤南油茶产业园负责人余家春说。
近年来,凤南油茶产业园在稳步提升种植规模的同时,充分利用油茶特性,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农业。凤南油茶产业园引进生产线,加工生产油茶油;粉碎果壳、油饼做肥料,种植水稻等作物,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如今,油茶油、富硒大米等农产品远销湖南、江苏等地,带动小垭、乾隆、蒿坡等5个村2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
“两茶”互补 提升产业收益
油茶与茶叶同科同属,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适于山区坡地种植,花果同期,四季常绿,果实用来榨油,根、叶、花、籽均可入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汉滨区是茶产业大区,全区共有茶园21万亩,年产茶叶9500吨。但大部分茶农仅有春茶一季收入。如何盘活山林资源,破解产业用地难题,实现更大效益?结合油茶与茶叶水肥相近、管护相当等特点,当地积极探索“油茶+”模式,推广油茶和茶叶等经济林立体复合套种,合理利用土地并大幅提高产业收益。
“两茶”互补,双向“奔富”。在汉滨区双龙镇新华社区,陕西安康陕茗茶叶有限公司建成茶叶加工和油茶生产两条生产线,带动236户800多名群众实现增收。
“油茶生产线于2019年建设完成,如今年产油5吨左右。”该公司总经理罗键表示,“今年通过适时采摘、提升工艺等方式,出油率能达到32%。”
今年,双龙镇桂山村选用适生优良品种,新栽植油茶180亩,还邀请专家到现场培训,严格规范技术标准,大幅提升苗木成活率。桂山村党支部书记张以富说:“村上要培养自己的油茶专家,建好油茶园、用好油茶果,让油茶产业真正成为生态富民产业。”
“三年行动” 推动高质量发展
油茶产业在汉滨区发展历史悠久,全区15个镇(街道)均有分布。
作为国家油茶产业建设重点县(区)和陕西省油茶核心发展区,汉滨区把油茶产业作为地方特色产业来抓,持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提高产量,重点在双龙、洪山、流水、瀛湖等镇扩大油茶种植面积。为充分调动群众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汉滨区制定印发了《汉滨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2025)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奖励扶持政策,从种植管护到茶油加工销售各环节给予补贴,实现油茶全产业链奖扶。
汉滨区退耕还林工作站站长成伟表示:“全区已建成高标准丰产栽培示范园16个,建成茶油加工生产线3条,培育了‘陕茗’‘云耕乐’等富硒茶油品牌。”汉滨区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在茶油加工、新产品研发、油茶良种选育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通过开展油茶引种、区域试验等,筛选出了适宜栽植的主、配栽品种。
目前,汉滨区累计发展油茶面积20余万亩,建成国家级油茶良种基地1个。油茶林面积和茶油总产量居全省第一。成伟介绍:“2024年,全区预计可产油茶鲜果3万吨,产值2.77亿元。”(周亭松 吴梦萱 刘晶晶)
www.9555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