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区尚嵇镇茶山村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推行“稻+鸭”等生态种养循环模式,构建了产业多赢的新格局。

走进茶山村水稻种植基地,相连成片的稻田里一片翠绿,长势旺盛的水稻迎来了抽穗扬花的关键期,田里稻香弥漫。

贵州茶山村 生态“稻+”促产业发展  第1张

茶山村土地肥沃,用于灌溉的水源经检测含有丰富的“硒”元素,这也让当地种植的水稻有良好的品质。

贵州茶山村 生态“稻+”促产业发展  第2张

“我今年种植了3亩多地的水稻,一亩地产量在500至600公斤左右。种出来的稻谷也不用愁销售,村里直接按每斤2.2元的价格就收购了。”茶山村村民吴启方说。

“今年,我们专业合作社一共种植了30多亩的水稻,养了几千只鸭子,通过‘稻+鸭’的模式,种出来的大米品质好,深受人们的喜爱。”贵州遵义珑潭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周思文说。

在发展绿色生态稻米过程中,除了采用“稻+鸭”的生态种养循环模式,茶山村还广泛使用了生物防虫技术,既规避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也维护了农田的生态系统平衡,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贵州茶山村 生态“稻+”促产业发展  第3张

此外,茶山村还推广了“稻油轮作”模式,通过循环种植,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推动土地高效循环利用,实现增产增收。

“水稻收割之后,就种植油菜,这个地方种出来的油菜,品质也很好。水稻和油菜种得好的,一年一亩地收入至少在4000元左右。”吴启方说。

近年来,茶山村坚持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坚持围绕“红色茶山·绿色发展”定位,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道路,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特色,把生态“稻+”产业作为农业增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首选路子,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以品质树名誉,以产业促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下一步,茶山村始终坚持以‘党支部引领,村社企联建’为抓手,继续在‘稻油轮作’上下功夫,产业做大做强做好。”尚嵇镇茶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邓一剑说。(张鑫鑫 李宁)

果博福布斯Forb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