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瓜果飘香。果园里的黄桃、梨子纷纷进入采收期,荷塘里的翠莲也挥动着花茎期待采莲人的到来。
作为农业大县,地处闽江源头的建宁,不但种有10万亩黄花梨和5万亩建莲,生猪、奶牛、湖羊等大型养殖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规模化的种养如何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
近年来,建宁县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要求,构建起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的种养循环发展新机制,串起绿色农业“生态链”。
在建宁,每年产生的梨枝条和莲子壳等农业废弃物多达6万吨。以前梨枝只能当柴火烧,现在可以卖给本地的木材加工厂,做成种植食用菌的菌棒原料。原先使用杂木屑做菌棒原料每立方米成本240元,而使用梨枝条仅160元,成本下降了80元,再加上废弃菌包由有机肥厂和生物燃料公司回收,平均一个菌包可省下0.1元。
现在,建宁县实现梨枝条和莲子壳等农业废弃物利用率达80%以上,每年增加食用菌1500万袋,为生产企业节约成本150万元。废弃梨枝变成了增收的“金枝”。
农户懂得如何变废为宝,生态循环的步伐就迈开了。大家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土质变肥了,农作物长势好了,病虫害也减少了。
位于里心镇上黎村的明一天籁牧场,有着5000头奶牛,却闻不到传统牧场的牛粪味,取而代之的是鸟语花香。牧场配备沼气池8004立方米、沼液池24012立方米,利用“厌氧发酵+生物好氧”的技术,自动清出牛粪,实现干湿分离。干粪渣进入烘干系统烘干、灭菌,作为垫料回填牛舍卧床;分离后的液体部分进入沼气池、氧化塘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烘干系统供能。经过6个月时间,分离出的液态肥充分腐熟后,通过还田管网就近利用,灌溉果园林地。
相似的例子,在溪口镇枫元村的鑫锦宏农牧开发公司也可以看到。这里存栏母猪5500头,日产100多吨粪污,污物转化为5000多吨有机肥。充分利用其产生的沼气,猪场全年节约能源支出200多万元。沼液进入排污池,再输送到猪场附近的6000多亩林地和4000多亩稻田、莲田、果园,用于施肥,且全部免费。
当技术被掌握,循环的模式也异彩纷呈。
“咩咩咩……”在位于客坊乡的福建海宏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饲养员将发酵好的混合饲料撒入料槽内,湖羊围上前来“开饭”。
利用食用菌菌糠发酵饲料的新路子打通了!本地海鲜菇企业源源不断的菌糠,经过改良发酵成饲料,提高了蛋白质含量,降低了粗纤维含量,带来可喜的经济效益:肉羊日粮成本可降低近30%,每只肉羊饲料成本可节省400多元。
眼下,“梨枝条等农业废弃物+食用菌+有机肥”的循环利用模式在建宁得到广泛推广,并入选省农业农村厅第一批14种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
梨枝变“金枝”、废物变“宝物”的生态实践,在闽江源头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循环上演。(王毅 饶丽英 陈震)
果博福布斯开户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