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南安眉山乡太山村一片依山而建的水稻梯田里,水稻秧苗迎着热烈的阳光,长势喜人,令太山村村委会副主任叶贻治更欣喜的是,钻进土里的田螺也如预期顺利成长着。今年5月,这片50亩的农田开始种单季稻。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太山村在农业技术人员帮助下,因地制宜探索“水稻+田螺”套养模式,发展特色综合种养产业。

其实,这不是泉州首次尝试稻渔综合种养。去年7月,泉州首个深水稻渔综合养殖项目落地南安英都,实现鱼粮双丰收,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探索“稻螺共生” 山区农田生机勃勃

近日,走进太山村农田土地开发基地,稻田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生机盎然。“倒螺了,倒螺了!”站在田坎边的叶贻治一脸喜悦,高兴地说道。一筐筐田螺在农户的投放下,缓缓没入稻田,遍布其间,安静的稻田一下子热闹起来。

“近年来,太山村积极把春耕备耕、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当前‘三农’的头等大事。今年年初,太山村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与南安市洪濑镇一家农场合作,由他们提供优良水稻种子并育秧,于5月完成插秧。”叶贻治介绍,这片田地是村集体土地,村干部便想摸索新的种养方式实现增收,再向村民推广。“我记得小时候到农田里能摸到田螺,说明田螺和水稻是可以共生的。我们便咨询了农业技术专家,在专家的建议下,投放60斤田螺尝试。”他说,田螺繁殖速度快,还不需要喂饲料,农民只需按正常流程种养水稻即可。“这种共生关系有望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如果试验成功,将向农民推广,可增加大家的收入。同时,也能组织学生、游客等来田里摸田螺,发展农旅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叶贻治告诉记者,目前水稻和田螺生长状态良好,期待着水稻秋收时,村民们下田起螺,迎来“粮渔双丰收”的丰收景象。

前有“稻鱼共生” 今有“稻螺共生” 山村尝试发展农业特色综合种养促增收  第1张

稻渔综合种养 经济生态效益双提升

今年4月,南安市英都镇良山小学的多名学生前往良山村鱼粮共存的稻渔综合种养田里,既学插秧又抓鱼,体验农耕劳作,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良山村“稻鱼共生”项目是泉州首个深水稻渔综合养殖试点。目前该村已试行“稻鱼共生”的田地约25亩,试行以来实际收获水稻每亩产量1240斤(以往约1000斤),每亩产鱼120.4斤,每亩增收2400元以上,实现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的目标。

前有“稻鱼共生” 今有“稻螺共生” 山村尝试发展农业特色综合种养促增收  第2张

南安市农业农村局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林金典告诉记者,稻渔(含稻鱼、稻虾、稻鳖、稻蟹、稻螺等)综合种养充分利用了渔产品和水稻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特点,是绿色农业生产模式,也是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的主推技术。在该技术下,投放到稻田里的水生动物可摄食水稻害虫、杂草;水稻的根系为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和觅食的场所;水生动物排出的粪便则成为滋养水稻的肥料;鱼儿游动时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提升肥力,也能促进水稻根系发育,促进水稻生长。此外,在该模式下,鱼或田螺不用投喂饲料,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水稻可减少农药使用量,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前有“稻鱼共生” 今有“稻螺共生” 山村尝试发展农业特色综合种养促增收  第3张

林金典表示,鱼或田螺收获时,可举办摸鱼(螺)活动,有利于发展农业旅游产业,推进乡村三产融合发展,稻渔共生不但实现了经济效益增收,更促进了生态效益的提升,真正实现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乡村高质量发展。(陈灵 杨泳红 石倩雯)

果博福布斯开户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