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冯文亮)9月20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联合湖北省图书馆、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郑州师范学院传播学院、中华书局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发的古农文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齐民”在北京正式发布。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农业文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五千年的农耕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农书文献。这些古农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藏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和宝贵的实践经验,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指导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资源宝库。

然而,由于古农书年代久远,文字艰涩,内容庞杂,加之现代科技发展迅速,信息获取途径多元化,使得这些珍贵的农业遗产面临着传承断裂、利用不足的困境。如何有效挖掘、整理、利用这些古农书,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我国古农文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齐民”发布  第1张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突破,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大数据挖掘团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发展趋势,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历经数年潜心研发,研发出我国首个古农文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齐民古农文大语言模型。

我国古农文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齐民”发布  第2张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代辛介绍,该模型基于我国古代大量农业古籍文本训练,从农业古籍中汲取智慧,深入挖掘古代农业技术、农耕经验和社会生态知识,支持农业知识的问答、文本自动处理、语义检索等下游应用。

“齐民”大语言模型具备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可为古代农业种植、畜禽养殖、农田水利、气象占候等农事各方面问题提供精准解答。基于该大模型的文本自动处理、语义检索等工具,能为农业古籍研究学者开展古代社会和农业研究提供高效分析支撑。

我国古农文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齐民”发布  第3张

齐民古农文大语言模型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古农书数字化、智能化研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齐民古农文大语言模型不仅为古农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慧借鉴,而且将为公众了解和学习古农书知识提供便捷的途径。基于该模型开发的对话应用,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普及古农书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和领略中华农业文明的博大精深。